-
终于不只靠石油活着了,但也没彻底摆脱石油的影子。
过去四十年,城市像被风推着走——油田在哪,中心就在哪;港口要建,又往海边跑;高铁来了,以为能定调,结果发现站是站、城是城。
可这两年,事情变了。
辽滨的跨海铁路桥合龙了,第一次把铁轨铺到海边,可没人说这就能让盘锦变成“滨海新城”;盘锦北站忙着扩建,想靠高铁带起石油装备交易市场,可真能吸引来企业,还得看钱是不是真往那儿流;最意外的是老盘锦站,靠着一列列开往莫斯科的集装箱班列,货运量反超了高铁站——原来,不是所有价值都得靠速度衡量,有时候,能装货的站,比能载人的更硬气。
省里也突然不急着往海边推了,批复了条从兴隆台到双台子的轻轨走廊,把废弃的石油专线改成了人走的路。
这不像是升级,倒像是一次停顿,一次反思:城市不能只往一个方向疯跑,尤其当跑的方向,连自己人都说不清到底图什么。
现在盘锦有三个心跳:一个在海边,一个在高铁站,一个在老城区。
谁也没赢,但谁都没死。
这种混乱,反而让人松了口气——它不再假装自己是某个宏大叙事的主角,只是在一堆可能性里,笨拙地选着路。
也许真正的城市成熟,不是找到中心,而是学会在多个中心之间,活得不慌。举报